照明热线  0769-82836920  
首页>新闻动态>公司新闻

VC Lighting 博物馆用光十八字要诀

作者:伍必胜    发布时间:2015-09-12

 文/伍必胜


人们到博物馆参观浏览,主要是为了解历史,接受文化熏陶的。所以,这个空间光环境,应该在保护好展品的前提下,竭尽所能营造出适宜教育观赏的氛围。

 如何营造呢? 对于上述主旨,什么样的光才是合适的呢?


博物馆内的照度和眩光问题

首先,得让人们安静下来!要让前来参观的人们安静下来, 照明如何做?

说起来简单,就是降低照度,控制眩光,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图1:广东省博物馆,严重干扰观看的眩光;让标本和化石严重失真的RGB变色。

 

图2:国家博物馆,合适的光能让观者视线自然、舒适、清晰地集中在展品上,不会受到多余光线的干扰。


环境照度越高,人越兴奋,极高的照度伴随眩光,足以使人兴奋。过于兴奋的环境是不利于安心欣赏和学习的。而一旦照度降下来, 人的情绪也会转向安静, 趋于冷静,人静下来了,就是接受教育熏陶、 安心观赏的绝佳时机!

所以,博物馆光环境都是偏暗的,用光是精准的,也是以暗衬亮的。    

 图3:以暗衬亮,凸显出展品


       那么,眩光如何控制呢?

       包括灯具光,室外光,过度曝光的亮面等,这些都会造成眩光,干扰观众, 影响情绪。    

图4:黑龙江流域博物馆内的眩光及过度曝光,就像到处都是小太阳一样“晒”,让人感觉焦躁,影响观众的观赏情绪。


灯具的眩光,一般通过灯具的防眩角来控制, <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GB/T 23863-2009),规定了灯具光源表面亮度与防眩角的关系,根据这个要求,一般的灯具的防眩角要在30度以上。 所以,专业做博物馆照明的厂商,产品的防眩角都达到了这个值。   

QQ截图20151007104445.jpg

图5:大防眩角灯具


另一方面是环境眩光,如室外光(窗户,天窗等),打得过曝的亮面等等,都需要克服。眩光控制好了,观众在这个空间才会感到舒适。


博物馆的照度规划

当然,眩光问题处理好了,我们还要考虑新的问题,就是照度的规划。     

                                                                                                         图6:博物馆照明


我们前面提到了低照度,但是也不能一味降低照度,因为环境照度的降低,会造成辨识力的下降,人的视力会随之下降,看不清楚展品需要传递出来的信息。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个办法是提高对比度。

通过降低环境光照度,提高展品照明的对比度,这样会易于辨识一些。同时,通过降低环境材料的反射比,使环境亮度变低。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去博物馆,看到地板,天花,墙面等大部分都是暗色的原因。空间环境的灯具绝大多数也是黑色的,而且追求“见光不见灯”。

其次是保证安全照度 。

人总是趋明避暗的,太暗的空间会让人产生不安全感,因此,在整体光环境暗了下来以后,我们还要保证博物馆空间的安全照度。这非常重要!

这两个方面控制好了,博物馆就能营造出一个安静,令人舒适的光环境空间,人们也能在其中静静地接受欣赏历史,接受熏陶。

这些问题解决了,才基本达到照度规划的要求。

博物馆的用光品质

                                                                                                    图7:展馆照明


那么,对于形形色色的展品,什么样的光品质是合适的呢?

首先是高显色的要求,在博物馆整体的低照度下,必须通过高显色的光,保证展品的逼真表现,低显色加上低照度会妨碍辨识,标准要求:

在陈列绘画、彩色织物、多色展品等对辨色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一般显色指数(Ra)不低于90的光源作照明,现在很多 LED 照明产品,显色已经达到95或更高,能够满足博物馆的光需求了。  


          表1:博物馆建筑陈列室展品照度标准值及年曝光量限值  

类别

参考平面及其高度

照度标准值(lx)

年曝光量(lx.h/a)

对光特别敏感的展品:纺织品、织绣品、纸质物品、彩绘、陶(石)器、染色皮革、动物标本等

展品面

50

50000

对光敏感的展品:油画、蛋清画、不染色皮革、角制品、骨制品、象牙制品、竹木制品和油漆等。

展品面

150

360000

对光不敏感的展品:金属制品、石质器皿、陶瓷器、宝玉石器、岩矿标本、玻璃制品、搪瓷制品、珐琅器等。

展品面

300

不限制

           注:1、陈列室一般照明应按展品照度值的20%-30%选取;

 2、陈列室一般照明UCR不宜大于19;

                         3、一般场所Ra不应低于80,辨色要求高的场所,Ra不应低于90.


其次是色温的一致性,对于不同色温的光环境,观众的眼睛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若同一空间出现不同色温的光,观众容易眼花。譬如博物馆展柜,一般在顶部或底部做面光,里面用的是灯管、灯带等,而顶部重点照明会用射灯,用的是卤素灯或 LED, 这些灯具的光源色温就会存在差别,这时就应该进行很好的控制。类似空间还包括场景复原,沙盘等。

关于色温,我们会发现,博物馆用低色温的光比较普遍,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 LED,色温低显色性会好一些,这我们容易理解。

早期博物馆用灯比较单一,只有卤素灯,它的色温都比较低,是否是因为传统的原因,造成博物馆都用低色温灯具?     

图8:低色温


显然不全是,因为在低照度空间,用高色温的光来照明,会让人不舒服。     

图9:国际知名学者 Kruithof 的照度-色温曲线。


Kruithof 提出了让人愉悦的照明所需的色温和照度组合,即图中无阴影部分的照度和色温组合。Kruithof 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传统光源而言,LED 时代照度和色温之间的关系以及博物馆环境下如何营造愉悦的感知仍有待研究。

试想一下感受:在暗暗的环境下,一束束惨白的光照到展品上,是什么感受?会让人害怕。相反,这时用低色温的光来处理,却会让人感到安静,舒适。

所以,从这个方向去考虑,就会理解博物馆空间,为什么会采用低色温的光了。

最后,总结一下博物馆用光的十八字要诀:

低照度低亮度高对比

低色温低眩光高显色